学子专访 | 内心湛然,无往不乐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2-06-17浏览次数:

 


田宇,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8级2班学习委员,曾任国际关系学院分团委副书记及融媒体中心主任、大连外国语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学术总监,现已申请至英国爱丁堡大学公共政策专业


本期学子专访有幸邀请到田宇学姐,一起来听听她的分享吧!

01 时间旅途:四时之景不同

我的大学生活随意又有序。我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划,但一切都在冥冥之中引导我向前走。

刚进大学时,我的思维和眼界还停留在高中纯学习的氛围里,要适应周遭突然多姿多彩的一切,还是需要时间和力气。尤其是在面对其他优秀的同学时,我总有一些自卑,觉得自己和他们有很大差距,且这种差距难以被弥合。在大一大二这两年内,我尝试把学习、学生工作和我个人的其他生活都抓住,但我越尝试抓紧,我丢的就越多,一来二去形成了恶性循环,什么都做不好,对自己的怀疑也不断加深。

直到大二下疫情在家下定决心调整自己,我才逐渐找回了正确的生活轨道,每日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心情好了精神也饱满,也一步步找到生活的乐趣。在进入大三并确定出国留学后,“确定选择”的踏实感反倒超过了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担忧,我也因此得以稳定下来,按部就班地完成一项项任务。与此同时,我也在课外参与其他的活动,例如一些模联会议、校外实习等。在全力参与这些活动时,我也接收到了一些正面的反馈,这些反馈也让我自己在复盘时汲取到了信心和力量,支持我度过了十分艰难的申请季。

自然,生活不可能一直引导我。看似随意无序的背后是不断的试错和尝试,有行动才能有节奏,有节奏才能指引你走向下一步,一步步累积起来才有了这四年。


02 前路未卜:名为选择的独木桥

选择是一件很烧心挠肺的事。快慢兼备,要么快刀斩乱麻,要么温水煮青蛙。

我是一个典型的“选择困难症”患者,一度在考研和出国之间来回摇摆。一开始父母对各种选择都表示支持,并表示选择权在我,这给了我很大的空间,但同样也让我很纠结。最初我选择考研多少是因为“大家都考研”,但个人选择这件事的前提是“个人”。在初期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我就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限度和过载的心理压力,于是我开始重新思考是否要考研。综合考虑个人性格、成绩、经历和家庭背景之后,我还是选择了出国留学,因为对我来说,相比于一定要获取多深厚的知识,“让自己能力更强、视野更宽阔”这件事更重要。

(当然大家还是要好好学习,成绩还是很重要的!!)

我的申请过程并不顺利,由于今年申英人数大幅增加,导致英国大学不断提高各项门槛,对于绩点、本科院校和语言的要求不断增多,难度一步步攀升。申请季开始仅仅不到两个月内,我就收到了八封拒信,却连一个offer都没有。当时身边很多人都在忙碌备考,我只能自己消化这些负面情绪,在连日的崩溃里重新看待留学这件事,也重新审视自己。当时身边的老师和朋友都劝我别着急别灰心,帮我转移情绪想解决办法,我爸妈甚至鼓励我别怕失败大不了休息一年,这些都让我十分焦虑的心态得以宽慰。也正是在这段充满温暖与压力的日子里,我逐渐冷静下来,尽力摆脱之前歇斯底里甚至有点drama的性格缺陷,从“沉浸在负面情绪自暴自弃”转变到“如何解决这件事”。非常神奇的是,这样一来我反倒冷静了很多,考虑事情做决定时也与之前有了许多不同。

自然,如何做出决定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持续性的事。促使我们做决定的是持久的努力和综合的考量,例如你所接触到的信息、你的个人能力和性格、家庭背景等等。选项不会到点自动蹦出来供你挑选,而是在持续的努力后水到渠成呈现出来的分岔路。选择本身也是努力的一部分,而选择之后也并非意味着一劳永逸。


03 生活拼图:学生、“职务”和自己

与其说自己生活丰富充实,我更习惯说自己是个“平庸的永动机”。

除去课业外,我本人在班级、院学生会和模联社团都参与过一些工作,这些工作很考验一个人的组织协调能力、信息搜集能力、逻辑思维和计划周密性。在经历课业与其他任务偶尔失衡的八个学期后,我个人的感觉是,课业与课外活动很难找到一个清晰的平衡点,因此重点不在于强行让二者平衡/力求达到1:1的完美比例,关键在于找到二者的交叉。例如,在学习以外的活动中所获取的技能和能力,是完全可以迁移运用到学习中的,比如制定期末复习计划、寻找课堂资料来源,甚至在制作课堂展示的PPT、调整论文格式的时候,一些课外活动的技能都能用得到。课外活动是课内的补剂,帮助你头脑更灵活发展更全面,而课内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是做好课外活动必不可缺少的基础。

实话讲,若要兼顾好学习与课外活动,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和时间。世界上从来都没有短平快的进步路径,只有不断优化行为模式和思考能力的人。与其强行寻找完美比例的平衡点,不如在有限的时间里尝试将能力和知识内化,找到不同领域的共通之处,扎实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做事态度和可迁移能力,这样无论未来学习或工作,都能相对轻松地快速上手。

同样,我的个人爱好以及我的朋友们也帮助我打好自己学业和课外活动。我的爱好使我有能力参加一些活动,例如校外实习、校内晚会节目等等。日常朋友们之间也会相互帮忙加油打气,这都是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有了精神上的加持,我也更有信心去做每一件事。

 

04 解语花开:终点亦是序章

在大学四年和学子专访的结尾处,我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经验。

不要怕内卷和试错,考虑清楚了就专注做事。内卷肆虐下,人的心性十分重要。其实很多事情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和能力,“自己如何看待这件事”会驱动你做出相应的行为。如果你想到了什么,只要天时地利人和,并加以科学且充足的努力,事情说不定就成了。这个年纪的试错不可怕,怕的是因为担心失败或潜在的威胁导致的畏畏缩缩,亦或者是面对失败和窘迫时的不坦然和一蹶不振。有时错误可以让人更冷静更清醒,而一帆风顺的人生注定不现实。

真实地认识自己,与无用的忧虑说拜拜。人有时并非没有能力,也不一定就如同想象那般超神全能。从高中到现在,我总是会被各种“担忧”束住手脚。其实我并非没有能力,只是自己不敢尝试。当我慢慢尝试之后,逐渐感知到自己能力的上下限,完整了解了自己的性格优势和缺陷,由此也逐渐形成对自己真实的评价,不必苦恼于过度自卑和自我膨胀间的来回摇摆。

关注令人充实快乐的部分,及时给自己充电。人的精力本身就是有限的,而生活难免让人疲惫,因此多关注那些让自己充实快乐的部分,比如一段让人轻松愉悦的友情、新发的专辑、可爱的小动物、好吃的食物、每天坚持的运动打卡等等。忧虑和糟心事总是难以避免,尤其是学习压力和选择焦虑,人也做不到兼顾所有事情,不如尝试筛选一下,把有限的精力留给重要的人和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