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专访|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2-11-07浏览次数:

 

国际关系学院自建院以来遵循我校“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教学理念,依托大连外国语大学外语类院校的语言环境优势,响应国家号召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国际人才。近日,国际关系学院共有五位优秀学生成功通过推免收到理想院校的录取,以下是他们分享的宝贵经验。


韦智中,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优秀学生,现已成功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



“精进于思,勤于笔耕”


针对保研而言,我将本科的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前三年多的“准备”阶段与最后半年的“冲刺”阶段。在前三年,一定要认认真真,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将每一次的课堂展示,地图绘画,期末论文/报告等当作一次演练。同时,涉猎专著对于学好专业课是非常重要的。在刚入学时,老师就给我们讲过专业学习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书籍与思考堆积出来的。因此要认真阅读学院提供的书单,它涵盖了各个研究方向。在最后半年的冲刺阶段,我十分感激学院为我提供了辽宁省外交外事礼仪大赛等机会展现自己,同时鼓励我参加了很多学术会议,发表了一些文章,使我的综合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提高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达到参加学会或发表文章的水平,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这需要认真阅读专著,认真对待论文作业与课堂展示来实现。详细来说,当大家阅读专著与文献时一旦有想法就要记下来,写出来;当你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就是一次写作锻炼,以此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老师给我们留的论文作业都是很有针对性的,认真完成老师的作业,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对于自身学术能力而言是很大的提升。在平时的课堂展示中要扔掉演讲稿,努力锻炼口头表达;PPT尽量简洁,从控场到控时,在一点一滴中积累经验,完善表述能力,抓住每一次表达自己的机会。

另一方面建议大家积极参加大创项目,成为大创负责人,这会激励和锻炼我们动手写作和查找文献的能力,为我们参加学会和发表文章创造良好机会。给大家分享两个实时会议论坛资讯的公众号:爱知学者与学术会议资讯,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

惟以求真的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精进于思,勤于笔耕;坚定目标,一往无前。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前程似锦、万事顺意!


沈棋,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优秀学生,现已成功保研至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关系专业。



“戒骄戒躁,脚踏实地”


努力会让时间给予我们最好的结果。准确的来说,我在大二下学期开始有保研的想法,但是我的综合排名不算非常靠前,所以准备考研的过程更长一些,在保研的准备上可能并不是非常充分。在我看来,好成绩是通往各个学校的敲门砖,专业知识更要扎实。尤为重要的是,要保持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做一件事就要努力认真的做好,不要随波逐流。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才是最重要的。

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对于保研来说是一个加分项。学习语言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尤其是我们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学习第二外语。在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单词积累是语言学习的第一关,初期每天抽出半小时的时间积累单词,有了量的积累才能迈向下一步。掌握基础单词之后可以看一些短剧、短片或者动画、电影,在听力上加强对单词和已经学习的基础语法的理解,也能提高口语的语流语调。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多预习、多复习、多听、多读,给自己录音然后对比,纠正自己的发音。除此之外,一些简单的短文翻译和简短的新闻都是提高语言学习能力最好的资料。在我们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很多,还是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制定属于自己的计划,通过多尝试多练习总结自己的经验,我认为无论是对二外的学习还是专业课,都是最好的经验之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脚踏实地的从小处着手,才能够行稳致远。

回首过去,我在大学生活中收获了许多,不仅得到了学院和老师们的用心培养与关照,还有我的朋友和室友的相互鼓励和共同进步,有学长学姐对我的帮助,有家人给予我无条件的爱与支持,更有我自己的一份坚持。可能我的结果在别人看来不是最好的,但是于我而言是最满意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愿大家都能在努力奋斗后收获最好的结果,在未来走得坦荡。


刘佳龙,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优秀学生,现已成功保研至外交学院外交与外事管理系外交学专业。



“敢于试错,积极投身实践”


保研成功让我守得云开见月明。保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大家在平时付出比多数人更多的努力。回首我的保研之路,专业知识过硬、学术经历与专业实践丰富、心理素质强大、英语口语表达流利等内部因素必不可少。同时,在我遭遇困难时,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与帮助、认可与鼓励也让我更明确了保研的信心与目标。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合理规划时间,积极投身实践,敢于试错,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夯实基础,发展能力。于我而言,模联这一实践在我的保研路上的作用至关重要。

以参加模拟联合国为例,模联活动的实质就是以更加现实的视角,将我们国际关系专业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和实践技能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当中去。例如只有我们真正理解了气候治理背后减排和发展的关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问题上产生博弈的根源,才能在代表各个气候集团的国家中阐明自身的立场,最大程度地寻找“共同利益”,避免“共同失利”。由此可见,诸如模联等可以将所学知识进行结合的社团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也是学以致用的过程。就我而言,参加英文委的模拟联合国会议对我的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研面试会设置英语口语面试流程,根据意向专业和目标院校的不同英语口试的难度会有所不同。但尽管难度各异,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能够获得面试官老师青睐的关键之一。这也就需要大家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荒废口语的训练,抓住任何能够锻炼自身口语能力的机会。其次,关于工作与实践规划,一方面我由于接任了大外模联的秘书长,需要履行我分内的职责,协助举办大连市第十届模拟联合国大会,第二届外交外事礼仪大赛。另一方面,我还计划利用这段时间投递简历,争取参加一次国际组织的实习,以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

敢于试错,不给自身设限;学以致用,积极投身实践,相信你也能够超越自我,追寻自己的理想,拥有无限可能。

最后,祝愿学弟学妹在未来前行的征途中肆意穿行,能摘自己的“月亮”,也祝大外国关蒸蒸日上,年年桃李,岁岁芬芳。


云琪布日,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优秀学生,现已成功保研至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国家安全学专业。



“跳出舒适圈,勇于尝试”


在大外及大外国关的四年是我认识到轻舟能过万重山的四年,我终于敢迈出舒适圈,并发现了自己真正的价值之所在。保研成功对我来说也是如释重负的,种了三年的瓜终于收获了胜利的果实,回看这几年的学习生涯,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高效的学习状态在我看来是大学学习十分关键的要素。而除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习实践,在国际组织实验班的经历于我而言也产生了重大意义。

很幸运,我能够在大二上学期成为我校“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验班”的首届学员,我想将实验班促进我成长的意义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实验班敦促我踏出舒适圈,开启了一段不一样的经历。起初,光是以英文应试考入实验班都对我来说像是在“渡劫”,无法流利表达内心所想及所学知识的痛苦伴随了我的大二生活,但到了大三,我已经可以与外教顺利沟通,可以参加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等机构主办的全英文实践项目,迈过口语难关的我也因此顺利通过了保研的英文面试;其次,实验班反向激励我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因实验班毕业给予结业证书需提供一份二外的语言证明,顺利拿下结业证明就成为了我学习二外的一个硬指标。一开始是很痛苦的,但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我越来越体会到二外对我们专业的重要性,它能够为我们打开阅读国外一手文献、材料的大门,而这将使我们的论述更加详实,且更具说服力,同时,学习二外也着实为我们又镀了一层金,以后步入社会这或许又是一个加分项;最后,实验班为我提供了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平台,将大学之所学应用于实验班提供的国际谈判、模拟联合国、课堂红黑博弈等翻转课堂的活动。在这过程中,敢于输出自己的观点对保研成功而言是锦上添花的。而在学习国际关系领域一些比较“硬核”的知识之外,我也能学习到像国际组织、国际制度、全球治理等基于合作的理论与知识,这极大地丰富、扩充了我的专业知识,也提升了业务能力。刚柔并济、兼收并蓄,我想这或许也是人生的重要一课。

“我不假思索地前行,因为出发的感觉太好了,世界充满了可能性。”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叶轻舟,都有自己的山岭,成长之路注定披荆又斩棘,也难免会有触礁与风暴,但重要的是迈出舒适圈,此后终能渡过那万重之高山。最后,感谢给我提供最好成长平台的大外国关,感谢每一位老师的指点与鼓励,在此预祝学弟学妹们都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祝母校基业长青、蒸蒸日上!


张聪聪,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优秀学生,现已成功保研至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



“坚定方向,一往无前”


回首过去,我认为最大的收获在于在大学四年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对个人兴趣、未来职业规划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因此,我选择了跨专业保研,希望能够运用本科所学知识积累,在个人更感兴趣的交叉领域进一步深造。

对于跨专业保研来说,申请难度较大,前期需要做出更多的积累。最重要的是所跨专业的知识储备、科研竞赛、实习实践。备考时需要在较短时间里建立起对整体学科体系的认识,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参与相关的比赛活动充实自己的履历,增强与所跨专业的联系。就我本人而言,校内学生工作、新闻学专业辅修和校外瞭望周刊社等单位实习都与新传专业的匹配度较高,因此在申请时能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关注。我十分感谢在校融媒体中心的工作经历,从部员、部长到主席的三年里,我的个人能力得到了极大锻炼,也更加确认了自己对新传专业的兴趣。在我看来,这段经历带给我的不只是技术方面、组织协调能力的精进,还有许多去尝试的勇气。在两次换届竞选时,我知道自己想要挑战新职位的工作,却总担心不能胜任。最终,我抛开对失败结果的害怕,选择追随心意去勇敢尝试。面对多样化的任务和新媒体运营工作,我踏实肯干、兢兢业业;尽管遇上了一些棘手问题,我也努力尝试解决,最终完成得还算出色。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远比“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难。“走弯路”也许才是常态。未来也可能会发现所谓“弯路”同样起着影响、塑造的作用,丰富着我们的经历,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方向。享受慢慢摸索的过程,静待花开。

最后,非常感谢在大外国关的一切。感谢所有老师的悉心培育和耐心指导,感谢朋友们的暖心陪伴和情感支持。是你们和我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支撑着我走过那些濒临放弃的低谷。


上述五位国关优秀学子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保研至理想院校,是我们学习、实践的榜样。在未来,国际关系学院也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我校全面建设东北亚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外国语大学的目标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