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己的节奏,更好地高效学习!——2017级张斐然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1-07-16浏览次数:

 

张斐然,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7级优秀毕业生,于2021年成功通过研究生考试,考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1.对于目标院校的选择:

  我觉得选择自己目标院校的考虑因素主要有三点,分别是地区、院校本身、个人实力。

  我个人是把地区放在第一位,不管是来自全国哪个地方的同学们,也已经在大学度过了三年了,我相信大家也都逐渐明白了自己想去的地方,是留在本省,还是回到家乡离父母近一些,还是渴望大城市的生活,我个人认为城市的选择是首要考虑因素,因为这决定了你之后三年甚至更长时间要待的地方,因为研究生生活不止有学习,课余的日常生活还有包括实习、平时娱乐也很重要,所以希望大家都去一个自己喜欢,愿意长期生活的城市。

  第二点就是院校和自己实力的匹配问题,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年级的成绩排名,大家应该也比较清楚自己的专业水平了,所以在选择院校的时候必须和自己的实力相匹配,尽量避免出现目标太高或者目标太低的情况,当然如果想冲一下名校是完全没问题的,就是自己必须要做好复习期间加倍努力和可能落榜的心理准备,如果选择稳一点的学校也不能在复习期间觉得没有压力就放松警惕。


2.比较实用的搜集信息的渠道:

资料搜集:学校or学院官网、学校or学院微信公众号

在官网上可以很方便的查到你想报名的学校该专业的所有老师的资料和近期的研究成果、发表的文章之类的。

更推荐后者,第一点是信息更新速度快,第二点是使用方便手机上即可直接阅读,善用公众号的搜索功能,输入老师名字或者主题可以更直接地找到你想了解的内容。

我在初试前做过一个工作就是把包括9月到12月的公众号上发布的各种文章都摘录下来集合到一个文档里然后翻看。在复试前也是找来了相关老师针对热点话题写的论文翻看,甚至在进考场的前一个小时还在看论文。结果可能是运气好或者压题比较准吧,有两道论述题和我考前看的文章契合度比较高,一道是关于拜登新政府上台后的政策变化,一道是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然后因为印象特别深刻就直接用了看的两篇论文的框架,比较顺利的答完了题,结果就是本来比较不擅长的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这一门课的分数比国关史和国关理论分高了十几分。

这一条在考试前一周进行复习特别有效。



3.在复习过程中有什么经验教训?

  把手机和自己隔离开是最重要的。

我在备考阶段这一点还做得不够,我相信极少部分的人能做到自律,但是手机对大部分的同学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在复习时把手机放在书包夹层、与研友相互交换保管手机,或者放在其他比较困难拿到的地方,都可以有效减少浪费在看手机上的时间。


4.如何克服在复习过程中的倦怠期?

  可以独自一人或者和朋友一起去湖边散散步,聊聊天,在散步休闲的过程中不要提学习上的事,让自己短时抽离出来。

每个月可以安排几天去校外找点好吃的、逛逛街之类的,不用把自己的弦崩的太紧。

劳逸结合确实能让效率更高。


5.大学期间如何平衡好课外活动与学习?

  课外活动所带来的经历是未来可以写在简历里的,这是hr可以直接看到的东西。我的建议是在不影响学业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参与课外活动,文体艺术类或者学术会议(类似于模联)各方面都可以,防止在你未来写简历的时候没有内容可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