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时无惧漫天雪,人生何处不巉岩——2014级张雪岩专访

三分侠气,七分才气,妙笔一挥,天下大事尽悉到来。此时正是人间四月天,树正绿,花正红,她正值年华。她是张雪岩,2014级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生,现已考取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初入大外,她腼腆内敛;四年飞逝,她疏阔开朗。从“放不开”到“落落大方”,大二那年做学生教官的经历让她难忘。张雪岩一直有一个“当兵梦”,她曾毫不犹豫应征报名女兵,虽然最终落选,但她却笑得心满意足:“当学生教官也算是圆梦了,没有遗憾”。她用那颗盈满勇气与热情的心,告诉我们:别怕受伤,想做便放手去做。人生的每一步行来,都应当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而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平日里,她野心不大,最是脚踏实地,而这便是她的智慧——与其热闹着引人夺目,步步紧逼,不如趋向于做一个人群之中最真实自然的人,不张扬,不虚饰,心有所定,专注做事。她善良真诚,也颇有侠士风范,只要朋友开口,她定是“有求必应”,十分仗义。
在准备考研阶段,张雪岩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复习攻略:以书为本,精读论文,关注时事,注重总结。古时孔子韦编三绝,她亦是秉着“读破万卷”的韧劲,将整本国关史尽数背下;她细读了许多教授专家们的论文,也每日定时收看深度国际、今日关注等节目,最重要的是她定期整理总结,摘录重点。此外,她认为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好研友也十分必要,考研之路艰辛难熬,两人可以一起坚持,相互督促,共同承担。求助于学长学姐,同他们交流经验也是条必不可少的捷径,不可一味埋头苦学。同时,她还建议低年级学弟学妹们,尽早开始接触经典著作,由易到难,逐渐深入,尤其要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籍,储备国关知识量,逐步培养学术素养。学习国关是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厚积方能薄发,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并不聪明,但是我勤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此时的她仿若身披华彩,满天飞雪,她无惧;险阻巉岩,她无畏。因为她拥有一个不曾熄灭的梦想,并且为之奋斗不息。
对于未来的道路,张雪岩有着清晰的规划。一方面,她希望能够在华师继续深造直至博士学位,另一方面她希望将来能做一名大学老师,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国关。在大外四年,她经历了学院数次的转变。这一次,她很荣幸能亲眼见证国际关系学院的成立,她感谢老师们在创建学院时的辛苦付出,更感激所有老师对于学生发展的时刻关注。在老师的指导关心下,她既收获了专业知识,更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没有人真正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究竟是阴霾密布还是阳光灿烂。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过后还有明天,我们永远可以希望着下一刻就是我们想到达的灿烂彼岸。未来很长,衷心祝愿张雪岩依然能身披华彩,无畏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