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君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2016级林凯文专访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0-07-10浏览次数:

 

林凯文,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6级优秀毕业生。在2020年研究生考试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

林凯文(1).jpg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林凯文学长来分享他的考研经历和丰富的大学生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优秀的人是怎样学习、平衡生活与实践的吧!

当初是怎么决定要考社科院世经政所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的?为此做了哪些准备?

首先,我最早憧憬社科院世经政所是因为大二时在某个BBS读到的一篇考研历程贴,作者细腻真挚地记录了自己孤注一掷、坚持并最终高分考取第一的过程,我深深被这篇帖子打动,但又被只录取一两个人、没有指定参考书和范围而吓退,只是将这作为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深埋心底。但随着进入大三要选定最终目标时,这篇帖子在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无心去和其他学校比较优劣。在自己衡量了报考难度并参考了老师和学长对学校的肯定后就确定目标了。

其次,决定学IPE是因为看中其的普世性,虽然名字中带了“经济”但研究的不是如何赚钱,而是讨论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以及用经济学相关原理分析国际关系等。我自认是个理想主义者,相信社会的进步性,还有“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虽然自己也只是个寒士)。

为此所做的准备便是好好学习专业课,看不仅限于国关的著作,以及养成规律的锻炼习惯。

考研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学长是怎样克服的?

最大的困难是如何高效率坚持下去吧,低效率的熬时间和高效率学习完全不是一个效果。考研不像高考一样大家都在一间教室学习,学习节奏也是学校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因而更需要自己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心态。我采取了平常心的备考状态,用旧笔记当考研笔记、每天洗头吹头、在图书馆最熟悉的位置而不是考研专区、哪怕最后一天也是坚持去食堂吃饭而不是点外卖或图书馆的吃饭专区。我在心里告诉自己学习是终身的,这不过在当前几个月学习的目标是考研罢了,不给自己过多心理压力。正是靠着这套习惯我能从9月开学一直坚持到考前最后一天,没有因为心里崩溃等耽误学习时间。

想请问学长,考研准备的步骤和具体内容是什么?

步骤的话,我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临渊羡鱼”和“退而结网”。“临渊羡鱼”是指在平时学习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方向,以及憧憬的院校。因而大学前几年要多读书多参加活动,多结识良师益友,形成兴趣点和对知识的尊重,这些不仅是你考研的基础,也是将来完成研究生学业和继续求学的动力。第一阶段的确立越早越好,这样才能着手于下一步。“退而结网”则是将梦想付诸于实际行动,普遍都是在大三开始进行针对性考研准备,前期以知识的原始积累为主,基本要通览专业参考书籍,并在大三下或者大四进行系统考研复习,涉及考研英语和政治的学习。

学长大一到大四的学习、生活节奏和规划是什么样的?

说来惭愧,入学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唯一的规划应该就是要升学,因而更多是走一步算一步。大一基本是在参加活动中度过,包括参加校学生会、模拟联合国会议,各项活动志愿者以及帮助老师和学长学姐办学术会议,并完成了人生第一场半程马拉松。大二印象,记忆最深是在下学期,当时忙于微电影拍摄、模联历史委的会议规则撰写、马拉松以及专四考试,没有一项可以松懈,但好在最后都取得不错的结果。大三上在完成小导任务后就专心于备考了。

这些活动很难说能直接帮你取得优秀的成绩,但扩宽了人脉和视野。比如去年社科院世经政所考第一名的沈学长我是通过大一寒假在江苏参会时认识的同学联系到的,他在我备考期间给予我很大帮助;而在大三老师委托我接来参会的对外经贸大学的董青岭老师不仅在来回机场途中给我很多学术和生活上的建议,还在我导师带我参加的线上会议上偶遇,倍感亲切;而让我对IPE抱有憧憬也是源自一名学会计但会去听政治经济学课的、同样抱有理想主义情怀的同学;而我的马拉松经历更是告诉我,即便自己能完成42KM的征程,仍然会在第一个5km就遇到疲劳点,因而备考期间的疲惫我也都不以为意,这些道理只有自己亲身实践经历才能领会得更真切。

比较意外的是,社科院世经政所的复试要求今年格外强调了综合素质要求,我将自己的经历写进了个人陈述,在后来跟导师沟通中也得知自己也因这些活动取得高分。

学长大学四年里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

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大三的小导经历,深知自己能力有限但又想让新生们能在人生最美好的四年有个值得回味的开端,那段时间忙到跟同校的女友一周只见面一小时。但说实话,我感觉到了小导期间他们也帮助了我很多。进入大三的“中年危机感”和对未来的些许迷茫以及自我否定的情绪也因为他们烟消云散。另外,帮助别人会使自身分泌催产素,也是缓解压力和焦虑的良药。而且在我备考期间,学弟学妹担心我情绪变差还会主动来找我聊天排解压力。

大学本科四年很有可能是人生最值得回忆的四年,珍惜所遇到的老师同学和宝贵的时光。也可以偶尔低下因仰望宏大叙事太久而发酸的脖子,关心鲜活特征的“人”。 (林凯文 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