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学习中适合自己的“源头活水”——2016级欧阳曜章专访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0-07-10浏览次数:

 

欧阳曜章,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6级优秀毕业生,于2020年成功通过研究生考试,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政治专业。

欧阳曜章.jpg

今年国际关系学院的考研之战可谓捷报频频,而我们有幸在毕业与读研的忙碌间隙中采访到了欧阳学长。借助这个机会,我们将通过问答的方式,来更加了解和熟悉考研——这条很多人即将面临的道路。

请问学长考研的目标专业是什么呢?又是如何选择的?

我报考的是上外的国际政治专业(国际政治经济学方向)。记得是在平平的国关史课上提到“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个很有前景的方向”,随后在大三朱铁城老师让我领略了这一学科的魅力,并在秦老师的指点和推荐下,我通读了复旦樊勇明老师的《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由此踏上了追寻IPE的道路。

在这次考研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困难,又是如何战胜的呢?

考研的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是不同的,但诸多考研学子遇到的困难可能更多的是在时间规划和调整心态上。

以我个人为例,暑假我用计时APP摸索出了最适合我自己的学习生物钟(具体做法是先用APP记录一天的学习时间分布,试行七天,随后对数据进行分析)。

在效率最高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低效或者没效率的时候放松自己,尽量避免设置硬性的学习时长指标。

考研期间心态难免会有起伏,我认为适度焦虑是好事,说明你重视它,但也不必过度放大。感觉压抑的时候可以找老师、研友亦或是其他的亲朋好友倾诉,实在学不进去的时候也不用太勉强,听听轻音乐或者是看看剧情精彩的短片影视作品分散下注意力,时刻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第二天起来又是一名好汉。

考研期间还会发现自己很“差劲”,没有“每天学习十四小时的毅力”,坚持不下来所谓的“学霸日程表”。以及类似“看不到何时是尽头的deadline面前自己也是懒癌晚期患者”,“自己就是个随心所欲,完全不按规划表办事的人”...

发现这些问题后,与其强迫自己变成“理想”的模样,不如试着想想怎样能找到“适合我这种人”的学习方法。觉得deadline太遥远就自己设立一个,到时间就检查学习成果,并及时调整;觉得自己无法规规矩矩地按照日程表做事,你就抛开记事本,以知识点或者具体事项为目标,比如把

“10:00-10:30国关史

10:30-11:00国关理论”

改为

“上午:

国关史 二战胜利到遏制战略的出台

国关理论 前三次论战”

在觉得自己“糟糕透了”的情况下,试着作出改变,坚信办法总比问题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是什么支持着你走上考研之路呢?

老师的指点、研友之间的互帮互助、同学之间体谅、家人和朋友的默默支持让我的考研之路平坦许多,但我认为我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是我考研动力的源泉。埋头扎进书本里不是为了模仿他人成功的路径,而是想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自己能不能以及怎样能变得更好。

考研是个磨心的过程,也是个与自己和解的过程。在备考阶段你会直面最真实的自己,认清自己,拥抱自己,不要过于在乎考研能不能“逆天改命”。只求让自己变得更好,不管结果如何,我认为这是比较好的心态。

对即将面临考研的学弟学妹和刚刚踏入大学的新生们分别有怎样的寄语呢?

对于即将考研的学弟学妹:先分析真题,然后有针对性的去看书,不要迷恋所谓的参考书和从网上买的资料,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生搬硬套他人的“成功秘诀”更重要。

对刚刚入学的萌新们:听老师的话,该看的书一定要看(欠下的书迟早是要还)。大一大二享受大学生活的同时别忘了背单词(每天背30个单词,日积月累,时间会见证你的付出)、努力在书本和课外活动之间找到平衡、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机会成本最低,以比赛迫使自己学习也是个可借鉴的方法)、别只看专业书,其他学科的书也值得一读(学到后面会感受到交叉学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