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疫”,我们都在意(一)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0-04-10浏览次数:

 

这个本该愉悦的假期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变得不同,虽然我们没有能力冲在一线救治伤患,但大家都通过我在“疫”征文比赛,用笔下的文字分享了自己在疫情中的体会和收获。全新策划的“我在‘疫’,我们都在意”系列将定期推送此次比赛中的获奖作品,和大家一起分享疫情中的点滴。

获奖名单

我在“疫”1(1).jpg

人间观察实录篇

当疫情降临,每个人都被迫卷入其中。病痛会折磨患者的身体,但对于未感染的普通人来说,也许这次疫情带来的影响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在疫情期间,普通人对于这次事件的描述往往已经超越了个体的意义,面对灾难时的个人描述,通常带给读者的是不一样的感受。更深刻,也更真实。

疫情滤镜下的人间观察实录

“即使带着枷锁,我们也在努力生活”

她28岁。

作为魔都一所大医院的规培医生,她比任何人都更早地见识到了这场疫情。

她的硕士专业是呼吸重症研究,当别人还云游天外不知新冠肺炎为何物的时候,她已经开始研读起了一些相关的文献。

年关将至。腊月二十九,她按照之前的计划坐上了回家的高铁。

不同的是,三个小时的车程,她没敢摘下脸上的N95。

大年三十,老家的妹妹打电话问她还回不回来,她说自己有标书要写,而且她的父母,另一所医院的医生们,正在24小时待命,随时都有可能奔赴抗疫前线。

挂掉电话,她打开微信,呆了一下。

医院的工作群里发来了消息,她的硕士导师、带教老师和其他前辈们,作为魔都第一批医疗支援队,已经坐上了飞往武汉的飞机。

“言传,身教。祝平安。”

大年三十的晚上,她发了这样的一条朋友圈,然后打开了自己的标书。

他57岁。

他是一家市级医院的主任医师。这个年,按照往常,他应该和妻子女儿一起回到老家,和年迈的父母一起过年。

可是,几个小时前,领导突然命令所有的医生24小时待命。自己作为家里的二儿子,只能拜托大哥和弟弟安抚好老人。

女儿的导师已经去了抗疫前线,医院也开始组建医疗支援队。

他在想,如果不是因为自己不是呼吸科医生,此刻他应该已经打包好了行李,随时准备出发。

此时此景,倒颇有17年前的样子。

他打开手机,拨通了自己86岁老父亲的电话。

眼前,是城市中心圈特有的夜景,是五彩斑斓下的安静祥和。

她55岁。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那个“不懂事”的儿子,竟然报名去了湖北抗疫前线。

若不是家族群里其他亲戚为他加油,她一直都被蒙在鼓里。

她那26岁的儿子,只是一家儿童医院的重症科护士。在她看来,儿子既没有二哥家侄女的学识,也没有二哥二嫂以及弟妹的经验。

这次儿子报名去前线,她更多的是担心,而不是自豪。

“妈,你和我爸别来看我了。你们要是来了,我就得被隔离,就去不了了。”

当妈的怎么能不担心呢。儿子要去的是湖北,是病毒的集中区。她担心儿子太累,也担心他稍有不慎受到感染……

为此,她竟就三四天没合眼。

儿子到达湖北的第三天,医院领导打来了慰问电话。电话里,领导表扬了儿子,也询问他们家中是否有困难。

她很想说,她和丈夫还在打工,家里只有这一个儿子,她很担心。眼下大部分工厂停工,他们的工厂还在部分运转,算是幸运,还算有点生活来源。

但她又想了想,说:

“没有困难,儿子在抗疫前线,我们很自豪。”

“家里,一切都好。”

她84岁。

大儿子昨天告诉她,大年初三他们准备叫上妹妹一家三口,一起和老人聚一下。

但是大年初一这天,女儿一家突然来了。

“现在不是新冠肺炎嘛,医院里刚刚下了通知,明天全部回去上班,她爸也是。我们原本能放六天假的,现在因为疫情,都没了。今年她二大爷一家也没回来,全部24小时待命呢。”

“妈,这段时间你就别出门了,外面真的很吓人,就和非典那会儿一样。我给你带了点米面菜啥的,没啥事就别出去了,情况真的很严重。”

作为一名退休医生,她也是见识过2003年的非典,又联想到了前几天从邻居那儿听到的一些“邻里八卦”:村西头老赵家的儿子刚从外地回来,突然发热,被连夜送去了市里的大医院。

“没事儿,我知道,这就是当年的瘟疫。你放心,都好好上班,我自己一个人在家里,肯定护好自己,就算出门也一定带好口罩。”

送走女儿一家,她锁好了院门。

院子里空荡荡的,只有她一个人。老伴儿四年前去世之后,这院子显得更加荒凉。

“得好好活着啊,肯定会过去的。”

她扫掉了后院的枯叶,院子又亮堂了起来。

她19岁。

原本就有旁人眼中艳羡不已的超长寒假的她,最近又收到了自己的寒假续费通知。

一月中旬刚回到家的时候,她办好了健身卡,准备寒假好好收拾一下自己。

眼下,公交停运,健身房关门,连去超市都只能搭爸爸上班的便车。

其实她还想到,自己春秋天的衣服都在学校,在家的那几件衣服只能撑到三月;想要和同学一起约图书馆,结果都被封印在了家里;好不容易恢复快递了,想着要看网课买个ipad,结果卡在富士康流水线上,愣是十几天没发货。

“这都什么远古社会的生存模式啊。”她只能这么叹一句了。

可是她好像还挺忙的。每天,打开keep跟练,精心规划自己的减脂餐,看书背单词,连一向毒舌的老妈也说她比以前“确实好看点了,没有刚回家的时候那么一大坨了。”

“但你还是早着呢,继续练吧。”

她一度认为这是身在抗疫一线的老妈太累的吐槽话。

这天,她终于逮到机会出门去超市了。戴好口罩,超市门口排队,经历一连串仿佛流水线的工序:喷酒精,测体温,填个人信息。

老妈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休息了。每天奔赴在走访、门诊值班和排查人员的第一线,老妈也算是筋疲力尽。

戴着口罩,面前一个个小推车经过。她打通了老妈的电话。

“女神,我在超市呢,你想吃啥,我给搞点。”

抗疫一线的逆行者们,更需要大后方家人的支持。

所有的共情能力都比不过亲身经历。

或许在面对疫情时,我们会慌乱,会担忧,会愤懑。

但总有一群人,在世界上的各个角落,积极而又努力地生活着。

春天已至,请相信,没有不拂晓的夜晚。

那话怎么说来的,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然后努力生活。

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向所有疫情下仍在认真努力生活的人们致敬

(本文所有故事,均为真实案例)

我在“疫”1(2).png我在“疫”1(3).png

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国家。时代的灰烬落在个人头上,就可能是一座山。所有的伤痛都会被治愈,所有的痛苦都会过去,失去的一切将以另一种方式归来。致敬无数的英雄,是你们带来了国泰民安。